0%

侯恂是个不出名的人,级别也低,但很擅长看人,是骡子是马,都不用拉出来,看一眼就明白。 当他第一次看到袁崇焕的时候,就认定此人非同寻常,必可大用。这一点,袁崇焕自己都未必知道。

其实真的很好奇,古代这种聊半天就觉得他很牛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它一定是一名出色的HR。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毛泽东

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他坦白地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不会有帮手,宁远已经被彻底抛弃。 但是我不想放弃,我将坚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 然后他咬破中指写下血书,郑重地立下了这个誓言。 我不知道士兵们的反应,但我知道,在那场战斗中,所有坚守城池的人身上,只有勇气、坚定和无畏,没有懦弱。

此乃大将之风也!

而在遍览史书十余载后,我信了,至少信一样东西——天道。 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成长,冬天凋谢,周而复始。 人世间也一样,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规则恒久不变,是为天道。 在史书中无数的尸山血河、生生死死背后,我看到了它,它始终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无论兴衰更替,无论岁月流逝。 它告诉我,在这个污秽、混乱、肮脏的世界上,公道和正义终究是存在的。 天道有常,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恒久不变。

Emmm 我不信。我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或许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或明或暗的规则,必须适应,必须放弃原则,背离良知,和光同尘,否则,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抱负、多么光辉的理想,都终将被湮灭。 袁崇焕是不知道和光同尘的,由始至终,他都是一个不上道的人,他有才能、有抱负、有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彰显自己的个性,如此而已。 那天,袁崇焕走出牢房,前往刑场,沿途民众围观,骂声不绝。 他最后一次看着这个他曾为之奉献一切的国家,以及那些他用生命护卫,却谩骂指责他的平民。 倾尽心力,呕心沥血,只换来了这个结果。 我经常在想,那时候的袁崇焕,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应该很绝望、很失落,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冤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负才能被了解,或许永远也没有那一天,他的全部努力,最终也许只是遗臭万年的骂名。 然而,就在行刑台上,他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是一个被误解、被冤枉、且即将被千刀万剐的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留下的诗句。 所以我知道了,在那一刻,他没有绝望、没有失落、没有委屈,在他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坚持。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袁崇焕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在我看来,他这一生,至少做到了一件事,一件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事——坚持。 蛮荒之地的苦读书生,福建的县令,京城的小小主事,坚守孤城的宁远道,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逮捕入狱的将领,背负冤屈死去的囚犯。 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 或许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并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或许所作所为并无意义,但他依然坚定地、毫无退缩地坚持下来。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袁崇焕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件事

  1. 倘若你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明确知道不会后湖,不要理会旁人的指点,就像言官一样,不管你怎么样旁人都会唠叨几句的。
  2. 在一切证据一切后果都水落石出之前,不要轻易对任何事物下评价。这点在现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尤为重要。
  3. 做张居正还是好过做袁崇焕和海瑞的。

其实二级人物袁崇焕和一级人物孙承宗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他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战斗能力,只差一样东西——战略眼光。 他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随便杀总兵,为什么不能把皇太极放进来打,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战略眼光。这是帅才和将才的差别啊!

解决魏忠贤后,崇祯认为,除恶务尽,矫枉必须过正,干人必须彻底,所以开始拉清单、整阉党,但凡跟魏忠贤有关系的、拍马屁的、站过队的,统统滚他娘的。 这是一个极其不地道的举动,大家到朝廷来,无非是混,谁当朝就跟谁混,说几句好话,服软低头,也就是混碗饭吃,像杨涟那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起码在精神上支持他,现在反攻倒算,打工一族,何苦呢? 但崇祯同志偏要把事做绝,砸掉打工仔的饭碗,那就没办法了,大家都往死里整,当年你说我是阉党,整顿我,没事,过两年我上来,不玩死你不算好汉。

当年曹操打赢官渡,把手下给袁绍写的信全部烧掉,高下立判啊。作为领导,恩施并重,避免矫枉过正真很重要。

崇祯遇上的,叫做灾荒。 翻开史书,你会不禁感叹,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 崇祯元年(1628),陕西旱灾。崇祯二年(1629),陕西旱灾。崇祯三年(1630),陕西旱灾。 崇祯四年(1631),陕西旱灾…… 灾荒之后,没有粮食吃,就是饥荒。 没有粮食吃,就吃人。 对受灾的人而言,吃人,并非童话。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掉了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干了几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干出来个李自成。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都穿旧衣服,也不好色(没有时间),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利,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干。

可怜的眉笔皇帝。。。

但凡某个朝代,到了最后时刻,战斗力都相当之差,但明朝似乎是个例外,几十年前,几万人就能把十几万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几十年后,虽说差点儿,但还算凑合。

万历三大征确实也损耗了元气。哎。

卢象曾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表述了对一些言官的不满。他认为这些文臣言官,根本不管将士们的死活,有一点不足便横加指责。他在给舅舅的私信中更是苦闷万分:“我一个人讨贼平叛,保家卫国,九死一生。没有得心应手的人来帮扶我也就算了,可是每天都有那么多闲得没事儿干的人,对我说三道四。不是含沙射影,就是指桑骂槐,每天都盼着我死。要不是当今皇上心明眼亮,明察贤奸,对我比较信任,外甥我可能早就死在各种刑具之下了。”

明朝的言官制度的弊端哪!(现在的民主不也这样吗

和曾国藩的湘军一样,卢象昇的天雄军,大都是有关系的,同乡、同学、兄弟、父子,反正大家都是熟人,随便死个人,就能愤怒一堆人,很有战斗力。 但这种关系队伍,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冲锋的时候,一个人冲,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冲,但逃跑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大家也会一起跑。 比如曾国藩同志,有次开战,就遇到这种事,站在后面督战,还画了条线,说越过此线斩,结果开打不久,就有人跑路,且一跑全跑,绕着线跑,追都没追上,气得投了河。 卢象昇没有这个困惑,因为每次开战,他都站在最前面。 事实上,卢先生被称为卢阎王,不是因为他很能练兵,而是因为他很能杀人——亲手杀人。

好狠

按史料的说法,当时的作战场景大致如下: 比如一支官军跟民军相遇,先不动手,先喊话,喊来喊去,就开始聊天,聊得差不多,民军就开始丢东西,比如牲口、粮食等,然后就退,等退得差不多了,官军就上前,捡东西,捡得差不多,就回家睡觉,然后打个报告给朝廷,说歼敌多少多少,请求赏赐云云。 应该肯定的是,在当时,有这种行为的官军,占绝大多数,认认真真打仗的,只占极少数,所谓“抛生口,弃辎重,即纵之去”。

哭笑不得。。。是不是聊天还是用的家乡话。。。会不会一来二去都有点熟了。。

之前我说过,明末的军队,战斗力最强的,是关宁铁骑;排第三的,是天雄军;排在第二的,是秦兵。 关宁铁骑强悍,因为机动;天雄军善战,因为团结;而秦兵的战斗力,因为个性。 我曾查阅明代兵部资料,惊奇地发现,秦兵的主力,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陕西榆林。 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儿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 因为这里只有士兵,没有平民。

陕西榆林,浙江义乌。这两个地方我算是记住了。

牛的时候,怎么干都行。等到不牛了,还想怎么干都行,那就不行了。 明朝的官员思维,大致就是如此。就军事实力而言,谈判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没有人选择。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儿,叫坚持原则。说得不好听,叫不识时务。明朝最后妥协的机会(和清朝议和),就这样被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拒绝了。 十年前,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曾经很讨厌黄道周,讨厌这个固执、不识时务的人。我始终认为,他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直到我知道了黄道周的结局。

有人曾对我说,文明的灭绝是正常的,因为麻烦太多,天灾人祸、内斗外斗,所以四大文明灭了三个,只有中国文明流传至今,实在太不容易。 我想想,似乎确实如此,往近了说,从鸦片战争起,全世界强国(连不强的都来凑热闹)欺负我们,连打带抢带烧带杀,还摊上个“量中华之物力”配合人家乱搞的慈禧,打是打不过,搞发展搞不了(洋务),同化也同不了(人家也有文明),软不行,硬也不行,识时务的看法,是亡定了。 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挺过英法联军,挺过甲午战争,挺过八国联军,挺过抗日,终究没有亡。 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对手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 所以我想说的是,当年的这场辩论,或许决定了大明的未来,或许黄道周并不明智,或许妥协能够挽回危局,但不妥协的人,应该得到尊重。 面对冷酷的世间、无奈的场景,遇事妥协,不坚持到底,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选择,因为妥协、退让很现实,很有好处。 但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妥协,至少一两件。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的。 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至少有一点儿。

现在的读书人,似乎都在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教育下变得“聪明”了。或者说,不再是那种“迂腐”的儒生,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当然是无可厚非,不过也不要对相反选择的人冷嘲热讽、自以为聪明。

他培养出了袁崇焕,构建了关宁防线,阻挡了清军几十年,熬得努尔哈赤(包括皇太极)都挂了,也没能啃动。无论怎么看,都够意思了。 心血、才华、战略、人才,这位举世无双的天才,已经奉献了所有的一切,然而,他终将把报国之誓言,进行到人生的最后时刻。 清军进攻的时候,孙承宗七十六岁,城内并没有守军,也没有将领,更没有粮草,弹丸之地,不堪一击。 很明显,清军知道谁住在这里,所以他们并没有进攻,派出使者,耐心劝降,做对方的思想工作,对于这位超级牛人,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而孙承宗的态度,是这样的,清军到来的当天,他就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上了城墙,开始坚守。 在其感召之下,城中数千百姓,无一人逃亡,准备迎敌。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起黄道周,想起后来的卢象昇,想起这帮顽固不化的人,正如电影《集结号》里,在得知战友战死的消息后,男主角叹息一声的那句台词: 老八区教导队出来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妈死心眼。 黄道周和孙承宗应该不是教导队出来的,但确实是死心眼。 这种死心眼,在历史中的专用称谓,叫做——气节。

出发的时候,卢象昇身穿孝服,这意味着,他没有打算活着回来。 前进至钜鹿时,遭遇清军主力部队,作战开始。 清军的人数,至今尚不清楚,根据史料推断,至少在三万以上,包围了卢象昇部。 面对强敌,卢象昇毫无畏惧,他列阵迎敌,与清军展开死战,双方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战况极为惨烈,卢象昇率部反复冲击,左冲右突,清军损失极大。 在这天临近夜晚的时候,卢象昇明白,败局已定了,他的火炮、箭矢已经全部用尽,所部人马所剩无几。 但他依然挥舞马刀,继续战斗,为了他最后的选择。 然后,清朝官员编写的史料告诉我们,他非常顽强,他身中四箭、三刀,依然奋战。他也很勇敢,自己一人,杀死了几十名清兵,但他还是死了,负伤力竭而死,尽忠报国而死。 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卢象昇虽然位高权重,却很年轻,死时,才刚满四十岁。 他死的时候,身边的一名亲兵为了保住他的尸首,伏在了他的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死。 他所部数千人,除极少数外,全部战死。 我再重复一遍,这就是气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了这么多故事,才明白这句话的沉重。

真实的状况是,很久以前,杨嗣昌就身患重病,据说连路都走不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按照今天的标准,估计早就住进高干病房挂吊瓶了。 然而他依然坚持,不能行走,就骑马,吃不下,就少吃或不吃,矢志不移地追击张献忠。我重复一遍,这并非畏惧,而是责任。 许多年来,无论时局如何动荡,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无论旁人如何谩骂、弹劾,始终支持、保护、相信,相信我能挽回一切。 山崩地裂,不可动摇,人言可畏,不能移志,此即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 所以当他得知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 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是经不起歉疚的,所以几天之后,他就死了,病重而亡。 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承诺。 他做得或许不够好,却已足够多。

絮絮叨叨说这几句,只是想说: 一、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二、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 咬牙挺过来,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不接受,但我理解。

而福王府的大批金银财宝也成为李自成接下来几年起事的军费开支。

几年的军费开支哪!亡国往往是内部引起的!

这种编剧思路,很类似于早些年的经典电视剧《渴望》,按照当时编剧的思路,就是找个弱女子,什么坏事、孬事、恶心人到死的事,都让她碰上,整体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过来,挺住,再一棍子打过来,继续挺住,挺到最后,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祯的故事就是这样,他挨棍子的数量,估计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击打能力更强,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睡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崇祯和他的祖父万历一样,生性吝啬,他小时候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先将纸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都写满,以免浪费。尽管身为帝王,他无法随意出入于民间,但为了节约起见,他却常派人到宫外去从民间采买物品,然后仔细地询问价格。崇祯除了是个节俭主义者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身拥有丰厚的内帑,然后可以大谈节俭,同时也要求所有官员不但要节俭,而且要廉洁。但是,理想主者的错误往往是无视现实的可能性而急于求成,急于求完美,崇祯即是如此。

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似乎才是救国之道。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结局到来的具体过程,就没必要细说了,我说过,我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很明显,至少对于崇祯而言,这段并不幽默。

在一次检讨会上,他紧绷了十四年的神经,终于崩溃了。 他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 “我登基十四年,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多,灾荒多,没有粮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这都是我的错啊!” 他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我同情他。 大臣们似乎也很同情,纷纷发言,说这不是您的错。

哎,再叹一次崇祯。

处理完一切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自尽。 自尽,是一件比较有勇气的事,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说法,你敢死,还不敢活吗?没种。 但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但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 我说过,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绝不妥协; 二、绝不当俘虏; 三、尊严。 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 就这样吗? 就这样吧。 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他走向了那棵树。 应该结束了。 按照惯例,每个人的讲述结束时,会有一句结束语,而当这个王朝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一句话,最后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我已经写过了,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是几年以前,在我的第一本书里,朱元璋登基那一段的最后,有一句话,就是那句,几年前,我就写好了。 还记得吗? 所有的王朝,他的开始,正如他的结束,所以才有了这句结束语,没错,就是下面这句: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至此,明朝(先不说南明)的故事告一段落了。很突然的,无力回天般的结束了。人生有时候也是如此,在某一个没有预料的瞬间离开了这个世界。

徐宏祖旅行的唯一阻力,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只剩他的母亲无人照料。圣人曾经教导我们:“父母在,不远游。” 所以在出发前,徐宏祖总是很犹豫,然而,他的母亲找到他,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男儿志在四方,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 就这样,徐宏祖开始了他伟大的历程。

在这本书里,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 好的,总结应该出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的故事,他为了研究地理,四处游历,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这样吗? 不是的。 其实讲述这人的故事,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他为何要这样做。 没有资助,没有承认(至少生前没有),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 究竟为了什么? 我很疑惑,很不解,于是我想起另一个故事。 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爬? 他总不回答,于是记者总问,终于有一次,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 因为它(指珠峰),就在那里! 因为它就在那里。 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抽久了,就需要理由了。

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 我相信,很多人会问,你讲了什么? 用如此之多的篇幅,讲述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在终结的时候,却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重复一遍,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已经讲完了。 所以后面的话,是讲给那些不明白的人,明白的人,就不用继续看。 此前,我讲过很多东西,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但这件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你会明白,将来不明白,就再等将来,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也行。 而最后讲述的这件东西,它超越上述的一切,至少在我看来。 但这件东西,我想了很久,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是词句来表达,用最欠揍的话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我终究是不欠揍的,在遍阅群书,却无从开口之后,我终于从一本不起眼,且无甚价值的读物上,找到了这句适合的话。 这是一本台历,一本放在我面前,不知过了多久,却从未翻过,早已过期的台历。 我知道,是上天把这本台历放在了我的桌前,它看着几年来我每天的努力,始终的坚持,它静静地、耐心地等待着终结。 它等待着,在即将结束的那一天,我将翻开这本陪伴我始终,却始终未曾翻开的台历,在上面,有着最后的答案。 我翻开了它,在这本台历上,写着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说明白的名人名言。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中了状元的徐时行回到了老家,真相已明,恩情犹在,所以他正式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归入徐家。 辛苦养育二十多年,而今状元及第,衣锦还乡,再认父母,收获的时候到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的父亲拒绝了这个请求,希望他回归本家,认祖归宗。 很明显,在这位父亲的心中,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无奈之下,徐时行只得怀着无比的歉疚与感动,回到了申家。 天上终于掉馅饼了,状元竟然都有白捡的。虽说此时他的生父已经去世,但申家的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地把他迎进了家门。 从此,他的名字叫做申时行。 曲折的身世,幸福的童年。从他的养父身上,申时行获取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经验,并由此奠定了他性格的主要特点: 做人,要厚道。

呜呼,小人物也可以伟大!

参考消息:王阁爷送女儿,就这一遭 话说王家屏入仕之后住在京城,女儿每年来看他一次。有回王家女儿就对父亲说:“爹,你看,你总不送我回去,我公婆都觉得你嫌弃他们才不愿登门的。”王家屏一拍脑门,的确有点薄了亲家,于是请了几天假,送女儿回婆家。亲家自然很高兴,然而更高兴的是围观百姓,七里八乡的都来瞧热闹。王家屏难以应付,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又收到女儿的一封信。信中告诉他,此次招待前来看你的乡亲故人、公婆花掉全年总收入的一大半。于是两家都同意,这种事儿以后不可再发生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故事太可爱了。

“十四年时,您说长子幼小,等个两三年。十八年时,您又说您没有嫡子,长幼有序,让我们不必担心。十九年时,您说二十年就册立。二十年时,您又说二十一年举行。现在您竟然说不办了,改为分封,之前的话您不是都忘了吧,以后您说的话,我们该信那一句?”

皇帝也会拖。臣子也会催。这比清朝天天奴才奴才的有意思多了。

“争国本”就此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闹腾得乌烟瘴气,还搞出了一个叫东林党的副产品。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它会有解决的一天。

历史有时候比剧本都荒唐,笑死。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青史留名的太后也好,籍籍无名的宫女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在临终前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看到他经历千难万苦,终于平安成人,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着儿子的衣角,微笑着说: “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这里使用的是史料原文,因为感情,是无法翻译的。 还有,其实这句话,她是哭着说的,但我认为,当时的她,很高兴。

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短短几字,却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浓浓爱意。

这个人就是王锡爵,虽说已经告老还乡,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之前共背黑锅的革命友谊,给万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派出专人,去请王锡爵重新出山,并同时请教他一个问题。 王锡爵不出山。 由于此前被人坑过一次,加上都七十四岁了,王锡爵拒绝了万历的下水邀请,但毕竟是多年战友,还教过人家,所以,他解答了万历的那个疑问。 万历的问题是,言官太过凶悍,应该如何应付。 王锡爵的回答是,他们的奏疏你压根儿别理(一概留中),就当是鸟叫(禽鸟之音)!

明朝的皇帝当得也不是那么舒服的嘛。。。

上天总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就聪明,天生就牛,天生就是张居正、戚继光,而绝大多数平凡的人,天生就不聪明,天生就不牛,天生就是二傻子,没有办法。 但上天依然是仁慈的,他给出了一条没有天赋,也能成功的道路。 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而言,这是最好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它的名字,叫做纯粹。 纯粹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志、认真、一根筋、二杆子等等。 纯粹和执著,也是有区别的。所谓执著,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纯粹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们的一生,往往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他们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威逼,他们不要钱,不要女色,甚至不要权势和名声。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目标,以及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杨涟,就是一个纯粹的人。

纯粹的人往往是有信仰的。便如延年乔年兄弟一样。

方从哲倒也是个老好人,找到杨涟,告诉他,等会儿进宫的时候,你态度积极点,给皇上磕个头,认个错,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是杨涟的回答,差点没让他一口气背过去: “死就死(死即死耳),我犯了什么错?!” 旁边的周嘉谟连忙打圆场: “方先生(方从哲)是好意。” 可到杨先生这里,好意也不好使: “知道是好意,怕我被人打死。要得了伤寒,几天不出汗,也就死了,死有什么可怕!但要我认错,绝无可能!” 就这样,杨涟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宫,虽然他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锦衣卫的大棍。 可是他错了。 那位躺在床上,病得奄奄一息的皇帝陛下非但没有发火,反而和颜悦色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国家的事情,全靠你们尽心为我分忧了。” 虽然称呼是复数,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只看着杨涟。但他绝不会想到,他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将对历史产生极重要的影响。 因为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他对面的那个人心中的想法。 从这一刻起,杨涟已下定了决心——以死相报。 一直以来,他都只是个小人物,虽然他很活跃,很有抱负,声望也很高,他终究只是小人物。 然而眼前的这个人,这个统治天下的皇帝,却毫无保留地尊重,并认可了自己的情感、抱负,以及纯粹。 所以他决定,以死相报,至死不休。 这种行为,不是愚忠,不是效命,甚至也不是报答。 它起源于一个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真理: 士为知己者死。

啊。不行,每次看到这样的桥段都很感动,就像儿时读到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的画面一样。

情急之下,几位高干一拥而上,去抬轿子。 这四位高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贤。 前面几位大家都熟,而最后这位张维贤,是最高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玉。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一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别把国家高层想的很神圣、很严格。就比如这个选皇帝,这不是过家家吗哈哈哈哈

在很多古装戏中,经常可以听到员外这个称呼,比如《水浒传》中的卢俊义、《梁祝》中祝英台之父等。在古代,官的编制定额称为“员”,魏晋时期,开始在正员以外增加名额,称为“员外”,

懂了,员外=没编制

实际上,包括魏忠贤在内的所有新阉人,在刚入宫的时候,只是宦官,并不是太监,某些人甚至一辈子也不是太监。 因为太监,是很难当上的。 宫里,能被称为“太监”的,都是宦官的最高领导。太监以下,是少监,少监以下,是监丞,监丞以下,还有长随、当差。

有时候,骂别人太监还给别人长脸了。。。建议直接骂阉人。

比如前面提到的四位仁兄,都很有代表性: 崔呈秀,原本是一贪污犯,收了人家的钱,被检举丢了官,才投奔魏公公。 施凤来,混迹朝廷十余年,毫无工作能力,唯一的长处是替人写碑文。 许显纯,武进士出身,锦衣卫首领,残忍至极,喜欢刑讯逼供,并有独特习惯——杀死犯人后,将其喉骨挑出,作为凭证,或作纪念。

后面的事实证明,这样的乌合之众最后也帮不上什么忙:树倒猢狲散。

但相对而言,以上三位还不够份儿,要论王八蛋程度,还是冯铨先生技高一筹。 这位仁兄全靠贪污起家,并主动承担陷害杨涟、左光斗等人的任务,唯恐坏事干得不够多。更让人称奇的是,后来这人还主动投降了清朝,成为了不知名的汉奸。 短短一生之中,竟能集贪官、阉党、汉奸于一体,如此无廉耻,如此无人格,说他是禽兽,那真是侮辱了禽兽。

当他放弃自己的底线时,他的灵魂已经交给了魔鬼。

综上所述,魏忠贤手下这帮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这样一个特点: 什么都干,就是不干好事;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脸。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曾是三党的成员,在彻底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加入阉党这个“温馨”的集体,成为毫无廉耻的禽兽之前,他们曾经也是人。 多年以前,当他们刚踏入朝廷的时候,都曾品行端正满怀理想,立志以身许国,匡扶天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谨言慎行,并期冀最终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伟人。 但他们终究倒下了,在残酷的斗争、仕途的磨砺、党争的失败面前,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勇气和尊严,并最终屈服,屈服于触手可及的钱财、权位和利益。

千万不要失去最后的勇气和尊严,并最终屈服,屈服于触手可及的钱财、权位和利益。

几年之间,所谓“众正盈朝”已然变成了“众兽盈朝”,魏公公手下那些飞禽走兽已经遍布朝廷:王体乾掌控了司礼监,顾秉谦、魏广微进入内阁,许显纯、田尔耕控制锦衣卫。六部里,只有吏部部长赵南星还苦苦支撑,其余各部到处都是阉党,甚至管纪检监察的都察院六科都成为了阉党的天下。 对于这一转变,大多数书上的解释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品质败坏,等等。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两个字:实在。 魏忠贤能拉人,因为他实在。 你要人家给你卖命,拿碗白饭对他说,此去路远,多吃一点,那是没有效果的。毕竟千里迢迢,不要脸面,没有廉耻来投个太监,不见点干货,心理很难平衡。 在这一点上,魏公公表现得很好,但凡投奔他的,要钱给钱,要官给官,真金白银,不打白条。 相比而言,东林党的竞争力实在太差,什么都不给还难进,实在有点难度过高。 如果有人让你选择如下两个选项:坚持操守,坚定信念和理想,一生默默无闻,家徒四壁,为国为民,辛劳一生。 或是放弃原则,泯灭良心,少奋斗几十年,青云直上,升官发财,好吃好喝,享乐一生。

庆幸现在我们不需要做如此残酷的选择,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似乎如果真的非得二选一,我可能会选后者。。要真的不顾家人、清贫一生,实在是太难了。(不过也许到时候真的会许国不复为身谋。

但要办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大明毕竟是法治社会,要干掉某些人,必须要有罪名,至少要有个借口。但魏公公查遍了杨涟等人的记录,作风问题、经济问题,都统统没有。 东林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样一点:他们或许狭隘,或许偏激,却不贪污、不受贿、不仗势欺民,他们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百姓的生计,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这世上,没有贪赃的杨涟。” 混社会的游民,油滑的县吏,唯利是图、狡猾透顶的官僚汪文言,为了在这丑恶的世界上生存下去,他的一生,都在虚伪、圆滑、欺骗中度过,他的每次选择,都是为了利益,都是妥协的产物。 但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作出了最后的抉择:面对黑暗,决不妥协。 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在一次严酷的拷打后,杨涟回到监房,写下了《告岳武穆疏》。 在这封文书中,杨涟没有无助的抱怨,也没有愤怒的咒骂,他说: “此行定知不测,自受已是甘心。” 他说:“涟一身一家其何足道,而国家大体大势所伤实多。” 昏暗的牢房中,惨无人道的迫害,无法形容的痛苦,死亡边缘的挣扎,却没有仇恨,没有愤懑。 只有坦然、从容,以天下为己任。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不知道死后何人知晓,不知道能否平反,也不知道这份血书能否被人看见。 毫无指望,只有彻底的孤独和无助。 这就是阴森恐怖的牢房里,肋骨尽碎的杨涟,在最为绝望的时刻,写下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闪烁着希望和光芒。 拷打、折磨,毫无人性的酷刑,制伏了他的身体,却没有征服他的意志。无论何时,他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那个他写在绝笔中的信念,那个崇高、光辉、唯一的信念: “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 “但愿国家强固,圣德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 “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左光斗的愤怒似乎越发激烈。他摸索着地上的镣铐,作出投掷的动作,并说出了最后的话: “你还不走?!再不走,无需奸人动手,我自己杀了你(扑杀汝)!” 面对着世界上最温暖的威胁,学生眼含着热泪,快步退了出去。 临死前,左光斗用自己的行动,给这名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一个人应该坚持信念,至死也不动摇。

魏忠贤不明白,许显纯不明白,甚至燕大侠也不明白,顾大章之所以忍辱负重,活到今天,不是心存侥幸,不是投机取巧。 他早就想死了,和其他五位舍生取义的同志一起,光荣地死去,但他不能死。 当杨涟把绝笔交给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他知道自己有义务活下去,有义务把这里发生的一切,把邪恶的丑陋、正义的光辉,告诉世上所有的人。

处斩之日,五人神态自若。 沈扬说:“无憾!” 马杰大笑: “吾等为魏奸阉党所害,未必不千载留名,去,去!” 颜佩韦大笑: “列位请便,学生去了!” 遂英勇就义。 五人死后,明代著名文人张溥感其忠义,挥笔写就一文,是为《五人墓碑记》,三百余年后,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嗟夫!大阉之乱,以缙绅之身而不改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五人墓碑记》 颜佩韦和马杰是商人,沈扬是贸易行中间人,周文元是轿夫,杨念如是卖布的。 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

其实我并不喜欢东林党,因为这些人都是书呆子,自命清高,还高谈阔论,缺乏实干能力。 小时候,历史老师讲到东林党时,曾说道:东林党人并不是进步的象征,因为他们都是封建士大夫。 我曾问:何谓封建士大夫? 老师答:封建士大夫,就是封建社会里,局限、落后、腐朽的势力,而他们的精神,绝不代表历史的发展方向。 多年以后,我亲手翻开历史,看到了另一个真相。 所谓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张居正,如杨涟,如林则徐。 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 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论对方接不接受。 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也不会认识的普通百姓,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东林党的故事是一帮有着纯粹理想的人的故事。即便他们保守、不懂变通、自命清高,有着太多迂腐书生的共同缺点,但是每当读到他们的故事,都只有敬佩、感动。他们也许不是那个年代最正确的选择,但是他们是为了理想奋斗终生的人,这就够了。

事实确实如此,万事如意,天下太平,一封信足矣。 奇迹啊,现将此信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胡大人,我记得你以前出外巡视的时候曾经说过,各州县都要节约,过路官员不准铺张浪费,但今天我县接待一个过往人员的时候,他认为招待过于简单,竟然毒打了服务员,还敢自称是您的儿子。我一直听说您对儿女的教育很严格,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这个人一定是假冒的,败坏您的名声,如此恶劣,令人发指,为示惩戒,他的全部财产已被我没收,充入国库,并把此人送到你那里去,让你发落。

《高情商》《又有点阴阳怪气》《我太喜欢了》

同时他还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喜欢诗词书画,也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哀愁,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碗掺着沙子的米饭。对那些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饥民而言,一幅字画是王羲之的还是怀素的,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张字画的纸够不够厚,方不方便消化。

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每当张居正结束应酬,离开丰盛的酒席,走出金碧辉煌的王府门口时,总能看到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和无家可归只能睡大街的流浪者。 原来天堂和地狱只有一墙之隔。 这就是大明天下的真相。当无数的贫民受到压榨,失去土地四处流浪的时候,高贵的大人们却正思考着明天去何处游玩,该作一首什么样的诗。 这些在官员们看来并不稀奇的场景却深深地打动了张居正,因为他和大多数官员不同,他还有良心。 面对着那些乞求和无助的眼神,面对着路旁冻饿而死的尸骨,张居正再次确立了他的志向,一个最终坚持到底的志向——以天下为己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倘若有机会,我也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去构造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被写进了大大小小的史书,堪称史上之奇观。 在听到这句话后,海瑞呆了一会儿,然后突然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哭到喘不过气,然后就开始吐,先吐这顿的,再吐上顿的,最后是黄胆水。 看守呆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吓得魂不附体,紧紧贴着墙壁,一动也不敢动。 海瑞是真哭,嘉靖死了,他很悲伤。说来真有点儿讽刺意味,嘉靖信任严嵩、信任徐阶,给了他们高官厚禄,结果一个把他当工具,一个把他当傀儡,唯一为他的死而感到悲哀的人,竟然是那个痛骂过他、又被他关进监狱的海瑞。

海瑞。。。牛的。

作为曾经在太医院干过的医生,此时的李时珍已经成了传奇人物,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医术且不说,想想当初这人给皇帝都号过脉,那就是御医,说起来咱这辈子还看过御医,也够吹个三五十年的。 名声大了,收入自然也高了,李时珍就算闭着眼睛号脉,混个百万富翁也绝不成问题。然而,他默默地收拾行囊,开始远行,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悬崖峭壁,凡是有药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踪影。为了弄清药物的疗效,他曾亲自品尝过许多药材植物,好几次差点儿植物中毒,一命呜呼。 为了写这本书,李时珍从一个名医变成了流浪汉。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放弃了宽敞的诊所,也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

respect

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此书的出版。 三年后,《本草纲目》正式印刷发行,很快脱销,并迅速传入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带,几十年后又传入欧洲、北美,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权威书籍。而李时珍也得以超越嘉靖、徐阶、张居正,成为被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 而对于《本草纲目》的意义,其实不需要用它的传播范围以及受到的夸赞加以肯定,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出现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现在仍然继续,这就够了。

这便是对于成功最好的注解: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什么名留青史,建功立业,都比不上follow your heart。

参考消息:赵贞吉的人缘 赵贞吉与高拱一样,都有个刚愎自用的毛病。八月入阁,赵大学士就在皇帝面前发表了自己的上任感言:“朝廷的纲纪、边防、政务都废弛了一段时间了,臣我有心整顿朝政,就是担心会遭人记恨,恳请皇上您到时候一定要为我做主啊。”这么一声张,不仅公开让皇帝为自己撑腰,还无视内阁此前的工作成绩,结果自然和他说的一样,刚入阁就在同僚内部落了个坏人缘。九月,赵贞吉又上疏,告了边关处理战事不利的御状,不仅把边将骂了,兵部乃至首辅李春芳也都在他的谴责之列,成功地创造了个人一举而树众敌的新纪录。

《低情商》《文字的艺术》

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海瑞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黑暗,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 然而,他是糊涂的。事实证明,徐阶看到了,高拱看到了,张居正也看到了,他们不但看到了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海瑞唯一能做的,只是痛骂而已。 所以从始至终,他只是一个传奇的榜样,和一件好用的工具。

他们不但看到了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倘若真想解决问题,痛骂自然是不够的。

唯一的失败者是赵全。这位仁兄毫无廉耻地当了十几年走狗,最终却得到了这样的下场。 历史又一次证明,所有背叛自己祖国的人,终将被所有人背叛,因为奴才终究只是奴才。

所有背叛自己祖国的人,终将被所有人背叛。

其实自从元朝取消国号后,混吃等死就成了大多数蒙古人的心愿,所谓回中原当大地主,梦里时常也能见到。

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赞成的自然是高拱、张居正一帮人,但高拱毕竟是内阁大学士,算是皇帝的秘书,不便公开表态。他是个聪明人,一看朝廷里反对声一片,强行批准定被口水淹死,便见风使舵,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想出了这个方法,高拱才得到了明代杰出政治家的光荣称号。而这个办法,也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卓越才能,包括:钻空子、绕道走、打擦边球以及民主精神。 他找到了反对派首领张溶,可还没等他说话,张溶就叫嚣起来: “无论你说什么,我们都绝不同意!” “没问题,”高拱笑着说道,“如果你们不同意,那我们来表决。” 张溶目瞪口呆,因为事实证明,高拱并没有开玩笑。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封贡票决”事件发生了,大家不闹腾了,开始投票。据史料记载,参与此次投票的共有四十四人,经过商议,赞成、反对双方坚持了各自的观点,陆续发言,而最后的结果却更让人哭笑不得。 经皇帝公证,验票统计如下:赞成者合计二十二人,反对者合计二十二人。 这下白闹了,事情又被踢给了皇帝。 这大概算是中国政治史上少有的一幕,皇帝说了不算,内阁说了也不算,在万恶的封建社会,竟然要靠投票解决问题,实在有负“黑暗专制”的恶名。 当然,高拱兄不是什么自由斗士,对搞民主也没啥兴趣,他之所以来这么一出,实在是另有企图。 根据我的估计,在此之前,他一定曾算过票数,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才提议投票。因为一旦投票不成,事情就会推给皇帝,可是皇帝不会管事,自然就会推给内阁,而内阁,是高拱说了算。 于是一圈绕回来,还是绕到了高拱的手上,这就是传说中的乾坤挪移大法。

原来咱们很早就实现了自由民主的君主立宪制🐶

在张居正看来,六部也好,给事中也好,御史也好,都该归我管,我说什么,你们就干什么,不要瞎吵。 因为他很明白,互相限制、互相制约固然是一种民主的方式,但是民主是需要成本的。 一件事情交代下去,你讲一句,他讲一句,争得天翻地覆,说得振振有词,其实一点儿业务都不懂,结果十天半个月,什么都没办。而对于这些人,张居正一贯是深恶痛绝。

民主是需要成本的。(我想到了台湾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 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 我也曾经见到,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道学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 我并不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们,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法,却很合理。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历经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张居正的一生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理想驱动着我们前行,良心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Neway啊Neway,千万不要丢了理想和良心。

相对于丰臣秀吉的极端排斥,作为亲信的和尚玄苏在完成了翻译的使命——宣读完大明诏书之后作出了一个与丰臣秀吉完全相反的举动:承认大明诏书对自己的册封,公开署名“大明赐日本本光寺禅师”,视此次封赏为相当的荣耀。其实对大明此次册封有所不满的,说起来人数还是较少的,绝大多数受封的日本官员还都接受了官服敕令,并在重大节日、祭奠等场合穿上了大明所赐的官服。

啊哈哈哈画面太美《并在重大节日、祭奠等场合穿上了大明所赐的官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正也跑不出地球,杨方亨一气之下,直接回了北京,并向明神宗上了奏疏,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下皇帝也火了,立即下令捉拿沈惟敬,找来找去,才发现这兄弟跑到了朝鲜庆州。当年也没什么引渡手续,绳子套上就拉了回来,关进了诏狱,三年后经过刑部审查定了死罪,杀了。 沈惟敬这一生,是笔糊涂账,说他胆小,单身敢闯日军大营;说他混事吹牛,丰臣秀吉经常请他吃饭;说他误国,一没割地,二没赔款,还停了战。 无论如何,还是砍了。 从他的死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有些事不能随便混,有些事不能混。

哭笑不得的人生经历,能撒谎到国家层面,历史上也不多吧。

于是在明军围困两天后,加藤清正主动派人送信给杨镐,表示希望讲和。杨镐倒也实在,说你出来吧,出来我和你谈判。 加藤清正回复,你们明朝人不守信,我不出来。 在我看来,这就是随意忽悠的恶果。

《不是国军不给力,实在是那共匪太狡猾》

在当时的麻贵看来,选择这个时候出征,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此时距上次出征已有半年,各部休整完毕,而在此期间,锦衣卫也来凑了次热闹。事实证明,这帮人除了当特务,干间谍也有一套,探明了日军的虚实和实际兵力,并提供了大量情报。

我已经脑补到百万城管大军前往台湾维持秩序的画面了。。。

开始也确实如此,刘綎连续派出了三批使者,小西行长都不信。但刘大刀却是不依不饶,一定要把阴招进行到底,又派出了第四批使者。 这次,小西行长终于相信了。他准备出城与刘綎谈判。 然而关键时刻,明军出了叛徒,泄露了刘綎的计划,小西行长又缩了回去。 从沈惟敬开始,再到李如松、刘綎,谈了无数次,被骗了无数次,我相信,即便打死他,下辈子再投胎,他也不会搞谈判了。

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陈璘也充分发挥了他搞关系的特长,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李舜臣进行了良好的沟通。 这种方式就是写诗。 一到朝鲜,陈璘就写了这样一首诗给李舜臣: 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 逆胡驱襄日,妖氛倦今时。 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 圣皇求如切,招去岂终辞。

《读书人的拍马屁》《所有人应该都吃这一套吧》

眼看李舜臣就要落海喂鱼,陈璘赶到了。 我确信,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是很铁的,因为发现李舜臣被围之后,陈璘不等部队列阵,便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而此时他的身边,仅有四条战舰。 于是,他也被围住了。

兄弟义气!(不过最后一句话确实戳中笑点)

然而,从根本上讲,封赏过少、弹劾过多的责任者并不是丁应泰,更不是万历,因为按照明朝的惯例和规定,像抗倭援朝这种规模的战役,带几万人出去打一场,封赏就这么少,弹劾就这么多,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虽然可笑,却很真实: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小国的悲哀哪。。放到个人的话,牛逼的人也往往记不住和哪些无名小卒有过什么具体的交往。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嘉靖三十三年(1554),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万表终于无法忍受了。流动倭寇四处出没,使他焦头烂额,却又无计可施。 苦思冥想之下,他突然灵机一动,召见了杭州及苏州两地的寺院住持,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几天之后,一支由苏杭两地上百名和尚组建的巡防队正式成立,主旨只有一个——杀死倭寇。 这帮和尚都是精挑细选的武僧,个个自幼苦练武艺,精通棍法,老家也都在附近,听见倭寇两个字就手痒。听到消息,纷纷踊跃报名,经也不念了,抄起棍子就上了战场。 事实证明,中华武术确实是博大精深,拿刀的武士干不过拿棍的和尚,管你什么“阴流”“剑道”,几棍子扫过去全部滚蛋。 和尚联防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间,该队在杭州湾及松江府(今上海附近)一带与倭寇作战多次,无一败绩,令倭寇闻风丧胆。

Chinese Kong Fu!

而关于王翠翘的结局,正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总而言之,应该是死了。
  但她是如何死去的,民间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她在那次突袭里死于乱军之中,尸首也未能找到。
  另一种说法,则是一个无比凄美的故事。
  徐海投水自尽的时候,王翠翘也想死,却没死成。她被士兵俘虏,并送到了胡宗宪那里。就在此处,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释放,有的说胡宗宪要把她许配给罗龙文,更有甚者,说胡宗宪自己看上了她,想娶她做妾。
  虽然传说有许多种,分配对象也有很多个版本,但有一点都是相同的——她拒绝了。
  徐海已经死了,但她仍然可以活下去,想娶她的人依然排队,她可以继续嫁人,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然而她拒绝了,她选择用死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以怀念那个先她而去的人。
  于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她趁人不备,逃了出来,面对大海,高声哭诉道:
  “明山,我辜负了你啊!”
  然后,她投入大海,追随徐海而去。
  在现代很多人看来,这种行为大致是比较缺心眼的,活着不好吗,干嘛要去死呢。
  诚然,这是一个缺乏逻辑的选择,正如多年前的那个时候,当海盗徐海来到她的面前,她所做出的那个选择一样,毫无逻辑,实在毫无逻辑可言。
  从史料价值上来讲,这是一段十分不靠谱的记载,换句话说,其真实性是很低的,但我依然使用了这段材料。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种不被风头大势所左右,不因荣辱富贵而变迁的情感,它才是这两个毫无逻辑的选择的真正原因,虽沧海横流,惟恒然不变。
  我知道它是假的,我希望它是真的。

我看到了一种不被风头大势所左右,不因荣辱富贵而变迁的情感,它才是这两个毫无逻辑的选择的真正原因,虽沧海横流,惟恒然不变。

当年明月,写的真好哪!

因为根据朝廷规定,像戚继光这样的中高级别干部,出门必须要坐马车,可是戚继光家条件有限,买不起车,坐11路车又太丢面子,无奈之下,只好改成家里蹲了。 于是十岁的戚将军被迫辍学,待在家里苦读。此时,一位老师听说了这件事,便主动表示愿意上门教戚继光读书。

我想到了朱元璋规定自己的子孙不能工作,直接吃皇粮,结果明朝晚年好多子孙活活饿死。。。

所以说,规矩不能死板哪。。

热血青年戚继光对此十分不满,他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改革,严肃考勤制度,整顿军纪,可谓是雷声阵阵。 遗憾的是,偏偏就是不下雨。口号喊得震天响,却无人理会。毕竟大家心里都有数:你爷爷在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儿,你小子胡子都没长起来,就想跟前辈过招? 这是戚继光学到的第一课,他终于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像他父亲和老师那样的人永远只是少数派,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还必须学会妥协。对于这一点,他比他未来的盟友张居正醒悟得更早。

变通、妥协、变得比这个世界还圆滑、变得比最卑鄙的人还卑鄙(夸张手法),这也许是实现自己理想必须要做的牺牲。

事实证明,戚继光的这一选择十分英明。在十年之后的那片高地上,他付出的努力,将得到最大的回报。

所有的努力、付出,冥冥之中都会有回报。

所有的馈赠,冥冥之中都标好了价码。

但能从中看出名堂,且自创兵法者,恐怕就只有戚继光先生了。因为他有着一种十分奇特的看书方法——一边看一边批。比如孙子曾经曰过:敌人气焰嚣张,就不要去打(勿击堂堂之阵)。戚将军却这样曰:越是气焰嚣张,越是要打(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 孙子还曾经曰过:诈败的敌人,你不要追(佯北勿从)。戚将军曰:保持队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军整队,留人搜瞭,擂鼓追逐)。 类似之处数不胜数。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戚继光同志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批判地吸收,所谓因地制宜,取其精华,终得兵家之精妙。

笑死了,古代的“嘴强王者”戚将军。

在明代的优秀将领中,论作战勇猛,运筹帷幄,戚继光的整体素质应该能排在前五名。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军事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却是因为他有着一项无人可及的专长——训练。 三千名新兵蛋子怀揣着混饭吃的梦想来到了军营,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地狱般的生活。

戚家军!

关于这个问题,戚继光曾与当时的台州知府,后来的举世名将谭纶有过一段极为有趣的谈话,谈话内容经本人整理,大致如下: 戚继光(下简称戚):虽然我已尽全力操练,但经历战阵之后,我才发现,新军有很大的问题。 谭纶(下简称谭):什么问题? 戚:我所部三千新军中,大部都是处州(今浙江丽水)兵和绍兴兵,这两地士兵各有特点。比如处州兵,作战十分勇猛,听命从不迟疑,冲锋陷阵,非常积极,是战斗的主力。 谭:有什么问题吗? 戚:但他们每次打仗之前,都要和我谈条件。 谭:谈条件? 戚:作战以前,他们要求必须知道作战的对手和人数,然后自行内部商议,如果认为能打,就作战,但要是他们认为不能打,即使费尽口舌,他们也绝不会卖力。 谭:…… 戚:相对而言,绍兴兵更加听从命令,无论打什么仗,他们从来不会拒绝,完全服从,而且不怕辛苦,扎营修城之类的力气活,安排他们干,他们就会尽力去干,且从无怨言。而在战场上,如果敌人退却,他们会主动追击。 谭:遵从军令,作战勇猛,这不是很好吗? 戚:但问题是,如果敌人进攻,他们就会主动撤退。 谭:…… 戚:当然,如果敌人再退,他们还是会追,但若敌人回军,他们会再次撤退。据我统计,但凡与敌人相接三十步内,即将肉搏之时,他们一般会全军退走。总而言之,关键时刻实在靠不住。 谭: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沉默片刻后,戚继光用一声重重的叹息结束了这次谈话: “我也没有办法。”

但问题是,如果敌人进攻,他们就会主动撤退。笑死我了。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因事出公差,事情办完后,他没有原路返回,却兜了个圈子,准备视察民情。 然而,当他偶然路过一个地方的时候,却看到了一幕让他触目惊心的情景。 他经过的地方,叫做义乌,他看到的场景,是打架斗殴。

“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鬼鬼,这就是义乌吗。

戚继光同志麻烦了,有家不能回,在单位住也不是个事儿。于是他一咬牙,不戴任何盔甲,套着一件便装回了家,在老婆没来得及动手之前,便扑通一声跪下,然后号啕大哭,痛斥封建礼教,说自己也是受害者,为了生儿子才不得已如此,并且讲过去忆往昔,恩爱夫妻,同甘共苦,等等。 女人毕竟是女人,被戚继光这么一阵忽悠,心肠就软了,随即丢下尖刀,与戚继光抱头痛哭。 戚继光单刀赴会,凭借着勇气和对老婆的信任,化解了恩怨。

但如果你认为事情如此简单,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历史中的戚继光是一个几乎从不冒险的人,他的兵法要诀是“谋定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绝不会作战。而在其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他也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老婆如此凶悍,要是一时火起,真的把自己给剁了,那就亏大了。 然而,他依然不带侍卫,跑去找自己的老婆说理,且毫无畏惧。这并非他喝酒壮了胆,只是因为在他的那件便服下面,还穿着一件护甲。

啊哈哈哈哈太可爱了。

义乌的兄弟们罢工了。你老人家说好晚上跑路,到了台州就能吃饭,现在又出尔反尔,一定要先打仗,虽说我们实诚,你也不能这么忽悠人吧。 事实证明戚继光是有远见的,当年他费尽心思一定要挑老实人,为的就是今天。他不慌不忙地站出来,讲了一堆民族大义、国家兴亡之类的话,竟然把当兵的说得热泪盈眶,然后他当众叫出了炊事班,让他们拿着从城里取出的粮食,开始准备做饭,并作出了庄严的承诺:敌人在前面,饭在这里,打完仗,就吃饭!

打完仗就开饭!这就是顶级将领战场上的驭人之术!

戚继光终于功成名就了。因为在台州大捷中的优异表现,他升任都指挥使,从此,他开始被称为民族英雄、抗倭名将。但在这一切光辉的背后,是另一个戚继光——一个善于搞关系、迎合领导、请客送礼、拉帮结党的人。 在无数史书中,戚继光是英勇无畏的化身,他能谋善断,所向无敌。这一切都是事实,但他也有着另一面,比如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去拜码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一通,然后再认同族找祖宗,大家就算是兄弟了。但是依照他的工资,绝不可能承担得起这么高的花销。所以结论就是:戚继光是一个既收礼又行贿的人。

这就是戚继光的另一面,似乎很不得体,似乎见不得人,似乎应该受到谴责。但你应该知道,他镇守东南之时,“百姓欢悦,倭寇丧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因他而保全;他离职之时,“领将印三十余年,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他的所有收入,无论正当与否,都用于了交际,而他自己,是清白的。

我们评价一个人应当是立体的,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正视他的缺点,同时不能单单以做过的事判定一个人的善恶,有时候也需要从动机、影响等方面去衡量。而我们当牺牲自己的原则时,也要明白什么能放弃,什么必须要坚守。

从道士到钢铁战士,只是因为一件东西——信仰。在这个世界上,信仰是最为坚固的物体,一旦坚持,就很难动摇,而金钱、美色在它的面前,是极为软弱无力的。 蓝道行是一个道士,但他却信仰王学,他相信,在这位传奇人物的光明之学中,他能够找到真正的光明。所以无论是利诱还是威逼,金钱还是皮鞭,他都决不屈服。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任何物质无法动摇的力量。而对于这些,利欲熏心的严嵩,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便如觉醒年代中为国家未来奋斗的人们一样,有信仰的人是战无不胜的。

也就在这一天,一位在京城就读的太学生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之中,占据了最佳的观刑地点,他的手中还高举着一块布帛,上面只有七个醒目的大字——锦衣卫经历沈鍊。 在亲眼目睹严世蕃的头颅被砍下之后,他痛哭失声,对天大呼: “沈公,你终于可以瞑目了!” 言罢,他一路号哭而去。十几年前,当沈鍊因为弹劾严嵩被贬到保安时,曾不计报酬,免费教当地的贫困学生读书写字,直到他被严嵩父子害死为止。而这个人,正是当年那些穷苦孩子中的一员。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等待了太久,而他终究看到了公道。 徐阶终于实现了他的正义,用他自己的方式,不是礼义廉耻,不是道德说教,而是阴谋诡计、权术厚黑。

十几年前,当沈鍊因为弹劾严嵩被贬到保安时,曾不计报酬,免费教当地的贫困学生读书写字,直到他被严嵩父子害死为止。呜呼,困顿而不颓废,吾辈当自强!

王守仁彻底明白了,孙燧的意思是,他将在这里留守,直到宁王杀掉他为止。 而在他死去的那一天,才是可以使用旗牌的时候,逃出去的王守仁将拿起这件工具,起兵反抗,平定叛乱。 孙燧抱着必死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王守仁,因为他相信王守仁一定能够完成平叛的重任。 他所要做的只是从容赴死。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说过,“飞将军”李广的外形很像一个普通的农民,无独有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守仁,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呆子,活像个二愣子,看上去傻乎乎的,但在他糊涂的外表下,却有着无尽的智慧。

不以貌取人是很重要的智慧。

王守仁却叫住了他,对他说,他仍然是自己的学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而且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此人终于明白,所谓家世和出身,从来都不在王守仁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要做的,只是无私地传道授业而已。 他收起了自己的所有伪装,庄重地向王守仁跪拜行礼,就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学。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他后来成为了王守仁最优秀的学生,并创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是泰州人)。 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此学派影响极大,精英辈出,主要传人有王栋、徐樾、赵贞吉、何心隐等,这些人身份相差极大,如赵贞吉是朝廷高级官员,何心隐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经常闹事,实在是五花八门,龙蛇混杂。 但这一派中影响最大的却是另外两个人,一个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启蒙解放的先锋”(官方评价),叫做李贽。 对于这位李贽先生,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那是不奇怪的,毕竟他不是娱乐圈的人,曝光率确实不高,但他在中国思想哲学史上的名声实在是大得吓人,这位仁兄还是一位传奇人物,关于他的事情后面还要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另一个人更为特别,此人不是泰州学派的嫡传弟子,只能算个插班生,但如果没有这个人,明代的历史将会改写。 这个影响了历史的人的名字,

这个影响了历史的人的名字,叫做徐阶。这种传承也是历史中让人感动的一部分。

王守仁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不嫌弃弟子,不挑剔门人,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将自己几十年所学倾囊传授;他虚心解答疑问,时刻检讨着自己的不足,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搞学术纷争。 据我所知,能够这样做的,似乎只有两千年前的那位仁兄——孔子。

不嫌弃弟子,不挑剔门人,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将自己几十年所学倾囊传授;他虚心解答疑问,时刻检讨着自己的不足,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搞学术纷争。

不论是做官、为富、还是搞学术,总要做一个清白的人哪!希望我也能如此!

天地竟是如此之宁静,大风拂过了空旷的天泉桥,在四周传来的阵阵风声中,王守仁高声吟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有一把菜刀:无善无恶心之体

菜刀可以切菜,可以砍人:有善有恶意之动

识别菜刀的用途应当依照一定的规律,伤人为恶,切菜为善:知善知恶是良知

用菜刀切菜不砍人:为善去恶是格物

Ref: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64589 (妙啊!)

大明门为“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曾短暂地改称为大顺门。等到清朝,又将其改名为了大清门。民国成立后,政府决定将大清门改为中华门。由于做牌匾的石料不好找,当时的人图省事儿,就想直接用原来的牌匾在反面刻字。谁知把“大清门”的牌匾摘下来后,才发现背后赫然刻有“大明门”三个字,原来这个懒办法早在两百多年前就被人用过了。

笑死了哈哈哈哈

虎穴剿匪,这玩笑就开得太大了。 最初,在徐阶看来,这只是一件他必须解决的治安案件,但他没有想到,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将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事情却毫无进展,在逐日的等待中,徐阶开始疑惑了。 即使在被张璁恶整,皇帝训斥的时候,徐阶也从未畏惧过,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是站得住脚的,但是现在他似乎有点心虚了。 二十多年以来,虽然饱经风雨,但徐阶始终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学到的四书五经,相信自己听到的圣贤之言,那些历史上的名臣名相和他们的不朽功绩一直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徐阶曾经坚定地认为,只要信守圣人的教诲,遵循礼义廉耻,必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现在出问题了,徐阶惊奇地发现,雷厉风行、刚正不阿,在现实中失去了作用,至少对现在这件事情上,一点作用也没有。 而他的属下们并没有相同的道德觉悟,也不打算培养类似的品德。他们并不理会徐阶的苦心,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等待着徐阶的离去,然后继续获取他们的利益。 徐阶想不通,他愤愤不平了,他出离愤怒了,这个世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它不是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太平盛世,更不是人心向善的桃花源,这是一个丑陋的世界,所有的人最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失。 所谓舍生取义,所谓心怀天下,在他那些贪婪的下属心中,统统归结为两个字——放屁。

所谓的真理,不能只讲圣人善事,对付流氓最好的方法永远是比他更卑鄙。

百思不得其解的徐阶沉默了,在官员们的冷眼旁观和冷嘲热讽中,他开始了漫长的思考。 在痛苦的思索中,他终于发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套传统道德体系或许是对的,却并无用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 只要找到这样东西,就能解决所有的难题。于是徐阶决定,否定自己所有的过往,把一切推倒重来,去找到那样东西。 说教没有用,礼义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这玩意儿除了让人昏昏欲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徐阶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利益。 胸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绝对道德确实是存在的,可惜的是这玩意儿太高级,付出的代价太高。从古至今,除了个别先进分子外,大多数人都不愿消费。 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义: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变通的同时,要记住自己的初心,要记住自己生来便具有的伟大理想。

徐阶笑了,他从未见过如此莫名其妙的人,你说升官就升官?凭什么?可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这位找上门来的人说出了他如此自信的理由: 我是夏首辅的亲戚。 这实在是个很合理的理由,也十分正常。提拔夏言的亲戚,夏言自然也会提拔自己,公平交易,符合市场规律。已经学会变通的徐阶似乎没有理由拒绝。 然而他拒绝了,留下一句话后,他把这个人赶出了家门。 “我到此为官,是来管束你们(尔曹属我诲),不是滥用职权,谋求晋升的!” 这位仁兄灰头土脸地走了,自然不肯甘休,马上给夏言写信痛骂徐阶,还四处扬言,要给徐阶好看。 徐阶听到了风声,却一点都不以为意,对此不理不睬,只当是没听见。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经历磨难,懂得变通的徐阶已然成为了一个熟悉官场规则的人,他很清楚,讨好夏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坚定地回绝了。 在很早以前,徐阶曾下决心做一个正直的人,匡扶社稷,为国尽忠。许多年过去了,他受到过无数打击,经历了很多痛苦,却从未背叛过自己的初衷。 事实证明,他始终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惭愧啊,惭愧。

饱经近十年的磨砺与历练,那个不谙世事的青年翰林,已然变成了一个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的官场老手。 但这并不是徐阶的唯一收获,更重要的是,他终于领悟了所谓光明之学的真义。 领教了黑暗中的挣扎、沉浮,天真幼稚的徐阶终于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一个丑恶现实的社会。但耐人寻味的是,那门追求光明的奇特心学正是诞生于这黑暗的世界,倔犟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而创立者王守仁先生一生饱经风雨坎坷,却怀着一颗光明之心死去。 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著,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受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路可退,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弹劾后的流程他也很清楚,严嵩的诬告、锦衣卫的拷打、诏狱的长期关押,如果运气好,可能还有行刑人的大刀。在这样恐怖的环境下,根本不用指望什么九死一生,只有十死无生。 然而他依然决定这样做。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 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 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及士为知己者死,这些人类文明中的浪漫实在是太迷人了。

相比而言,杨继盛先生的手术是自助式的,没有手术灯,没有宽敞的营房,陪伴他的只有苍蝇、蚊子,他没有消毒的手术刀,只有往日吃饭用的碎碗片。 杨继盛继续着他的工作,腐肉已经刮得差不多了,骨头露了出来,他开始截去附在骨头上面的筋膜。 掌灯的看守快要崩溃了,看着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双腿却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他曾见过无数个被拷打得惨不忍睹的犯人,听到过无数次凄惨而恐怖的哀号,但在这个平静的夜里,他提着油灯,面对这个镇定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和震撼。 于是他开始颤抖,光影随着他的手不断地摇动着。 一个沉闷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片死一般的寂静: “不要动,我看不清了。”

😫

眼前的杨继盛已经不成人形了。他没有父母的疼爱、众人的追捧,他很平凡,即使在那支光荣的进士队伍中,他也只是一个为人忽视、沉默寡言的人,辉煌显赫从未属于过他。 而今的他,只剩下了残肢破衣、遍体鳞伤,还有即将到来的死亡命运。 杨继盛却只是平静地提出了最后的要求: “我的后事,就劳烦你了。” 杨继盛没有钱,他的妻子也没有钱,对他而言,要想找口棺材入土为安,是比较困难的。 王世贞用力地点了点头,这已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杨继盛即将走向他人生的最后舞台——刑场。 在这最后诀别的时候,王世贞终于不禁放声大哭: “椒山,事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啊!” 然而,此时的杨继盛笑了,他倚着墙壁,用残腿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元美(王世贞字元美),不必如此。”在昏暗的牢房中,他的脸上映射出无比自豪的光芒: “死得其所,死又何惧!”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初一,杨继盛英勇就义。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手无寸铁的杨继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只凭借他的信念和勇气。 临刑前,他赋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 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

我的后事,就劳烦你了。。。有时候打动我们的不是什么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是一些听起来很平常的语句。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辉煌的大明王朝派去郑和下西洋,带去的不是战争、不是暴力、不是掠夺,而是和平的交易、文化的传播。(当然不能否认明朝历史也存在一些以暴力征服的案例,比如郑和本人就是在云南被明朝占领后阉割的。。。

紫金山纵横南北,恰似巨龙潜伏,而石头山则临江陡峭,如虎盘踞,这就是南京龙盘虎踞的来历。

Interesting的历史。想到了三国志14里面的南京就是在一座山上,只有东南面可以登上去,北面西面环江很高,不禁感慨:朱允文啊朱允文,你这都守不住啊!

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叫做隐士了。。。LOL

朱元璋问张子明朱文正的情况,张子明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说朱文正撑不住了之类的话,而是说: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高情商》、《中文的魅力》、《这人不管做啥肯定都混得很开》

和我合作,诱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这也许就是中华文化中的脊梁,是传承千年的原因。PS: 这样的看似“迂腐”的儒生和上面高情商的儒生是一个人。哦,该死的魅力。

参考消息:“江西老表”的由来 民间传说,当年朱元璋被陈友谅重重包围,饥寒交迫,身受重伤,是江西老乡帮他杀出重围。朱元璋为了感谢江西的乡民,应允他们将来自己若是发了迹,乡亲们只要说是“江西老表”,便一定会得到款待。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后没过几年,恰逢江西水旱接踵,有人想起了朱元璋离村时说过的话,当真到应天府去找皇帝。朱元璋不但接见了江西“老表”,更拨出大批银钱粮草赈济江西灾民。“江西老表”的称呼于是越叫越响。

哈哈哈哈江西老表!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一个人的气节和尊严,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我们都有着兼济天下的理想、但大部分人每天只能为生活所困。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做到独善其身。而这却是比起兼济天下更难做到的。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谈话结束后的表现: 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无数的梦想似乎都已经离他而去了,但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这就是历史激励我们的原因。

九死一生的孙镗终于摆脱了自己人生中的困境,由于坚守有功,他在战后还是接受了封赏。但是他不坚定的意图和行为,使得他经常成为其他武将暗地里嘲笑的对象,而很多的史书上都留下了“镗力战不支,欲入城”这样不光彩的记录,自此之后,他就一直在这样的尴尬下干着武将的老本行。 但孙镗最终还是恢复了自己的名誉,在十二年后那个混乱的夜晚,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气,挽回了声誉。

真的很感慨,也许会不被理解、被误会,嘲笑,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真实的史实,是发生在以争宠夺名、钩心斗角闻名于世的后宫中的史实。在这里,人们放弃了私欲和阴谋,保守了这个秘密,证明了善良的力量。 读史多年,唯一的发现是: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但这件事似乎是个例外,它真正地打动了我。 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有着漫长的历史,长得似乎看不到尽头,但我却始终保持着对这些故纸堆的热情。 因为我始终相信,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远存在。

皇帝临幸了一名宫女,宫女怀孕了。但是恶毒的宠妃会杀死所有怀有龙种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宫女以及身边的同事、太监一起让孩子出生了,并且帮衬着使孩子长大成人。我也愿意相信,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远存在。

在历史上,她最终也只是一个昙花一现、连名字也未能够留下的女子。 但我仍然记下了她的名字——一个尽力保护自己孩子的母亲,一个善良的女人。

我们代入到这个可怜的母亲:战争中永别了自己的亲人,被俘获进宫,在孤苦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直到这个孩子的出现。六年的含辛茹苦,九死一生,她的孩子要去他的皇帝父亲身边。而她即将被恶毒的宠妃害死。明明知道这是和孩子的最后一面,但自己却无能为力。即便这样把这两行字打出来,眼泪都想流出来了。

我查了一下史料才发现,从仕途上讲,这位叫张敏的宦官混得实在很失败,从头到尾,他只是一个门监,在今天这一职务又被称为“门卫”或是“看大门的”。 可就是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门的宦官,却做出了无数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良知。 舍弃生命,坚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诺。这种行为,我们称为舍生取义。 张敏,是一个舍生取义的人。

有这样善良的人,才有之后的弘治中兴。

有时,我也会看电视上那些以唐伯虎为原型的电视剧,看着他如何智斗奸臣,看着他如何娶得美人归,这些情节大都十分搞笑,但无论如何,每次我都笑不出来。 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浮现着的,是那个真实的唐伯虎,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怀才不遇的中年人、心灰意冷的老人,是那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无比绝望的灵魂。 只有那首桃花歌仍旧在诉说着他的心声,萦绕千载,从未散去: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比起风流倜傥、鲜衣怒马的爽文故事,这样落寞不得志的故事似乎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在心中荡漾。

王守仁彻底明白了,孙燧的意思是,他将在这里留守,直到宁王杀掉他为止。 而在他死去的那一天,才是可以使用旗牌的时候,逃出去的王守仁将拿起这件工具,起兵反抗,平定叛乱。 孙燧抱着必死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王守仁,因为他相信王守仁一定能够完成平叛的重任。

王守仁彻底明白了,孙燧的意思是,他将在这里留守,直到宁王杀掉他为止。 而在他死去的那一天,才是可以使用旗牌的时候,逃出去的王守仁将拿起这件工具,起兵反抗,平定叛乱。 孙燧抱着必死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王守仁,因为他相信王守仁一定能够完成平叛的重任。 他所要做的只是从容赴死。

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说过,“飞将军”李广的外形很像一个普通的农民,无独有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守仁,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呆子,活像个二愣子,看上去傻乎乎的,但在他糊涂的外表下,却有着无尽的

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说过,“飞将军”李广的外形很像一个普通的农民,无独有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守仁,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呆子,活像个二愣子,看上去傻乎乎的,但在他糊涂的外表下,却有着无尽的智慧。

王守仁却叫住了他,对他说,他仍然是自己的学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而且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此人终于明白,所谓家世和出身,从来都不在王守仁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要做的,只是无私地传道授业而已。 他收起了自己的所有伪装,庄重地向王守仁跪拜行礼,就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学。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他后来成为了王守仁最优秀的学生,并创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是泰州人)。 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此学派影响极大,精英辈出,主要传人有王栋、徐樾、赵贞吉、何心隐等,这些人身份相差极大,如赵贞吉是朝廷高级官员,何心隐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经常闹事,实在是五花八门,龙蛇混杂。 但这一派中影响最大的却是另外两个人,一个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启蒙解放的先锋”(官方评价),叫做李贽。 对于这位李贽先生,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那是不奇怪的,毕竟他不是娱乐圈的人,曝光率确实不高,但他在中国思想哲学史上的名声实在是大得吓人,这位仁兄还是一位传奇人物,关于他的事情后面还要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另一个人更为特别,此人不是泰州学派的嫡传弟子,只能算个插班生,但如果没有这个人,明代的历史将会改写。 这个影响了历史的人的名字,

王守仁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不嫌弃弟子,不挑剔门人,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将自己几十年所学倾囊传授;他虚心解答疑问,时刻检讨着自己的不足,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搞学术纷争。 据我所知,能够这样做的,似乎只有两千年前的那位仁兄——孔子。

天地竟是如此之宁静,大风拂过了空旷的天泉桥,在四周传来的阵阵风声中,王守仁高声吟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明门为“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曾短暂地改称为大顺门。等到清朝,又将其改名为了大清门。民国成立后,政府决定将大清门改为中华门。由于做牌匾的石料不好找,当时的人图省事儿,就想直接用原来的牌匾在反面刻字。谁知把“大清门”的牌匾摘下来后,才发现背后赫然刻有“大明门”三个字,原来这个懒办法早在两百多年前就被人用过了。

虎穴剿匪,这玩笑就开得太大了。 最初,在徐阶看来,这只是一件他必须解决的治安案件,但他没有想到,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将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事情却毫无进展,在逐日的等待中,徐阶开始疑惑了。 即使在被张璁恶整,皇帝训斥的时候,徐阶也从未畏惧过,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是站得住脚的,但是现在他似乎有点心虚了。 二十多年以来,虽然饱经风雨,但徐阶始终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学到的四书五经,相信自己听到的圣贤之言,那些历史上的名臣名相和他们的不朽功绩一直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徐阶曾经坚定地认为,只要信守圣人的教诲,遵循礼义廉耻,必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现在出问题了,徐阶惊奇地发现,雷厉风行、刚正不阿,在现实中失去了作用,至少对现在这件事情上,一点作用也没有。 而他的属下们并没有相同的道德觉悟,也不打算培养类似的品德。他们并不理会徐阶的苦心,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等待着徐阶的离去,然后继续获取他们的利益。 徐阶想不通,他愤愤不平了,他出离愤怒了,这个世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它不是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太平盛世,更不是人心向善的桃花源,这是一个丑陋的世界,所有的人最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失。 所谓舍生取义,所谓心怀天下,在他那些贪婪的下属心中,统统归结为两个字——放屁。

发现网上还没有详细的关于宋庆龄基金会致远助学金的介绍,遂作此文,希望能帮助到后人。

官方介绍

【项目背景】

秉承宋庆龄女士“为国树人,缔造未来”的宗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接受海内外捐赠,于 2005 年 6 月在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中设立“致远助学基金”,资助中国内地学生赴港澳 地区完成大学学业,致力培养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促进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教育文化交 流。

【项目目标】

在项目周期内,采取助学与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向中国内地考上港澳院校的部分优秀学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把经济资助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采取形式多样的 人才培养举措,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成为优秀的国家建设人才

【项目主要内容】

1. 每年从考上港澳有关院校的学生中选拔一定名额的学生,按每人每年伍万元人民币标准提供助学金;

2. 通过夏令营、主题参观等多种活动进行素质提升、人格培养、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 使受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受助学生基本条件】

1. 申请者为当年正式考上港澳有关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按以往案例应该是只有高考/内地入学的本科生)

2. 申请者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热爱祖国,道德品质良好;

3. 申请者在校表现一贯良好,成绩优秀;

4. 申请者具备完成学业所必须的身体健康条件;

5. 申请者未获得其他奖助学金(只限自费生)

【受助学生的变更和终止】

受助学生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终止资助:

1.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业者;

2.违反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法律法规,受到法纪处分者;

3.弄虚作假者;

4.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基金项目办公室的管理和培养,情节严重的;

5.有其他重大品行问题。

【受助学生的义务】

1.受助学生及家长应保证专款专用,切实把受助资金用于学生本人的学习和生活方面;

2.受助学生应集中精力完成学业;

3.受助学生在港澳学习和生活期间,要严于律己,恪守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法律法规;

4.受助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贡献;

5.受助学生要服从基金项目办公室的管理和培养,定期向辅导老师汇报思想、学习、生 活等情况,积极参加基金项目办公室组织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

个人经历

报名

  1. 致远助学金分为了多个地区,例如华中(湖南湖北江西)地区,东北地区。每个地区会有专门负责的老师。高考结束后,负责老师会在港校面试的地方发放宣传单,(我还在武汉港大面试的教室帮忙发过传单哈哈)
  2. 也可以去问问师兄师姐、或者通过网络要到负责老师联系方式。

总之,第一步就是要到该地区负责老师的联系方式,然后索要报名文件,填交等待面试即可。

面试

大概七八月份,通过报名筛选的同学会收到面试邀请,面试分为两块,作文和单独面试。作文具体忘了,不过对于高考能去港校的同学肯定问题不大。

单独面试其实是很轻松的聊天,主要就是老师想了解你这个人,你的学习水平、你的性格、你的人生经历、你的理想。

具体来说,我谈到了自己高中没能保送清华的一件挫折,然后说道苏东坡的故事是怎么鼓励我走出阴影的:当我们把人生中所有的挫折、苦恼放到宇宙沧海时,连苏轼也只是如蜉蝣、一粟那样渺小,我们又需要烦闷什么呢。更何况即便才华横溢如苏东坡,政治上也是郁郁不得志,但这也不妨碍他人生过的精彩。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例,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肯定是真实,老师也不喜欢念假大空口号的同学,我记得我说起自己的挫折时已经是泣不成声,你就把你真实的一面大方地展现给老师就好。

选拔标准+比例

十月份我们会得知录取结果,标准我也不好说,在我看来录取同学们的闪光点/优势应该有:

  1. 港三校+城大的同学
  2. 思想深度,未来志向
  3. 奖项、特长(竞赛之类)

不过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个助学金项目至少在我申请的时候应当是没有什么黑幕的。我爸不止一次跟我念叨基金会老师的两袖清风,让我记住基金会对我的好:连老家的腊肉土特产都不收,更别提红包了。

当年我们华中地区应该是有八位左右的同学获得了助学金,我们湖南当时大概有二十来位同学参加了面试,最后有三位同学获得了助学金,全都是中大的。

录取之后

除了每年五万的助学金外,如官方文件所述,我们还参加了一次冬令营(以往好像是夏令营),在营里我们和东北地区一组,参加了各种活动,比如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赛、文艺表演(那是我人生最后一次相声了哈哈,好像这辈子都没机会再上台唠两句了)、宋庆龄故居参观、狼人杀(非老师组织)等等。。老师偶尔也会来香港看望学生,了解下同学的动向,去哪实习啦、看了什么书、有什么新的有意思的想法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做的大概就是每个学期给老师的学期汇报了。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对我们的特别要求(譬如毕业去向之类),但是老师们对我们不仅是经济上、还包括人格上的培养还是费尽心血的。无愧于官方文件中所说的

培养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成为优秀的国家建设人才

最后

我至今还记得十月份上完课走在MMW十楼的走廊时,我收到了老师发来的微信,告诉我获得了致远助学金,那时的我本来是因为高昂学费带着对父母的愧疚来的香港,那段话真的宛如穿破乌云的一道光,瞬间点亮了我的大学。因此,我会永远感激宋庆龄基金会和致远助学金的老师们,并带着他们的信任,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路向前。

不过,其实还有另外一点我想说的,能看到这的同学肯定对致远助学金抱了很大期望,但人生总有阴缺的时候,我不希望你和当年的我一样差点带着愧疚去度过人生最应该精彩的四年。因此,我们得做好没有助学金的准备,如果学费会让你觉得觉得沉重,你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是放下包袱好好学习还是退学复读,最重要的是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度过你的人生。

这是我花了整整一周找各种前人经验最后的汇总经验之谈。当然现在还没去匹兹堡,可以全当我是纸上谈兵

直接先说结论吧

如果是入学新生,建议直接搜索meyers/Lobos/Mozart (这是物业公司的名字,同时也负责出租相关公寓),注册一个skype的美国电话(可以白嫖一个月),然后打给他们官网上的电话问你想租的房型和要求(别傻憨憨的email),比如离学校近、采光好之类的,然后约看房,觉得满意就直接订了。相信我,作为新生,你搜半天最后的选择还是会converge到这几个公司。(哦不差钱的话建议什么O的,忘名字了

再说下租房要注意的点吧

  1. 实际照片(采光)

  2. 网费,uitlities (water, electricity, heat (暖气), gas(煤气), and so on)

  3. 有没有油烟机 (Range hood),有没有空调 (air conditioning),有没有洗碗机(dish washer)

  4. 开租日期

  5. 毯子 carpet (据说有毯子又贵又难清理 麻烦)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太乐意思考这种有点政治向的议题,因为总觉得这是政治家需要做的事,而我将来会是科学家、或者教育家,再寒酸一点,打工家。

不过逐渐开始同意“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国界”的观点,倘若没有一点自己的政治思想,到时候被人牵着鼻子走可就来不及了!

五四和六四

最近在看觉醒年代,从新文化运动,到巴黎和约,再到五四运动,当这一段段耳熟能详的历史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的时候,我似乎才发现,历史课本里短短的几行字,可能就是一群人奋斗一生的追求。

这种历史的厚重、辅以民族情怀,是很让人震撼的,比如五四运动。当巴黎和约青岛再次被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回祖国,有人一夜白头、有人血书情愿,无数的学生走上街头号召群众,这种青年人的活力、爱国情怀让我自惭形秽。也只有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我才能明白鲁迅的这段话是有多么沉重: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要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再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仔细想来,自己做的真的太少,即便现在有了自我意识,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却很少思考自己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也很少去发声、去做事、去发光发热。我们是青年啊,想的本应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思考的应该是伟大的解放事业(这话太红了,换古人的话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不过在看剧的时候我就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对于剧里的五四,我这么慷慨激昂,但对于之后的六四,乃至发生在身边的香港运动,我却嗤之以鼻呢?

我真想了挺久,没道理呀,同样是学生发起的,同样是对政府的抗议,同样扩展到整个社会,同样存在暴力冲突,不同在哪呢?

后面我自觉着我想清楚了:不同在五四是为了国家完整的抗争、后两个是为了自由民主的抗争。

东方和西方

很自然的我就到篮网老板蔡崇信前几天关于中国人权的回答。当西方记者挑事般的问这个台湾人对于香港运动的看法,他从鸦片战争的历史说起:香港被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块巨大的伤疤。如果你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清楚这段历史的中国人,你也会极力阻止外国势力来瓜分自己国家的领土。我们应该在这种背景下来看待香港议题。

结合前面五四六四的不同,以及前段时间重温的明朝的故事,我实在不能同意这个巧妙的回答更多。

是啊,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我们看重的并不是西方人所崇尚的神圣私有财产、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我们似乎更看重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所以才会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才会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才会对祖逖、霍去病、郑成功等英雄豪杰心向往之、才会对巴黎和会痛心疾首。

不论孰优孰劣,这就是西方和东方一个明显的不同。

主权和民主

我寻思着肯定有学者研究过这两者在东西价值观上的地位差异,于是兴致勃勃的谷歌了一下。第一个便是台湾某教授的文章。大意如下:

主权是独裁者的最爱(基本同意)

在坚持主权的目标下,自由民主便必须妥协,否则一盘散沙又将如何团结与共。英国加入欧盟,牺牲了主权换来了自由民主。(部分同意)

得出结论,倘若台湾以自由民主为第一要义,则必须对中共做出主权上的妥协。例如战后的日本,曾因盟军的占领而未享有完整的主权,但由于坚持自由民主道路,不仅赢得西方国家的尊敬,国民所得也获得实质的提升。(黑人问号)

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譬如指出主权和自由民主的对立性,不过有些论点、桥段还是让我有点黑人问号的意思。譬如战后日本国民所得实质提升以及西方尊敬怎么就归功于坚持自由民主道路了?这真有点白左的感觉了,好像自由民主就是什么救市良药一样,尤其是赢得西方尊敬。。。面子是拳头挣出来的,打铁还须自身硬。。。不会真有天真的小朋友觉得自由民主就能赢得尊敬了吧,不会吧不会吧。再说了,为什么要赢得西方尊敬啊。。。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说我的无产阶级团结大万岁,你说你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挺好的嘛。

总而言之,说说我对主权和民主的看法吧。首先,如果每次投票选总统都要来问问我,我肯定是乐呵呵的有参与感的。不过我实在不觉得民主可以提高生产水平。。所以如果要从实用性来看,我反而觉得坚持主权是最重要的:只有一个强大稳定的国家,谈民主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管白猫黑猫。。。饭都吃不饱,你天天跟我唠要我投一个我根本就不太熟但是又很重要的票,这不是难为我嘛。。专业人做专业事,我去研究计算机,为人类科技进步事业添砖加瓦就好了,怎么让国家更好、人民生活更好,我也不懂啊,至于问我谁懂,我也还是不懂啊!

所以说到底,不管主权民主,能提高生产力的才是好思想!外交会议的主角永远是强国,文化输出的也永远是强国,科技垄断人才辈出的也永远都是强国。

吾辈当自强啊!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