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thesis刚搞好draft,于是决定又重读一下明朝那些事。上次读还是高三接近高考的时候了,那时候十一点晚自习结束上床后,还会用IPad看一两小时的明朝那些事,因为时间也很紧,所以颇有点囫囵吞枣的意思,权当看故事书+积累素材了。不过还是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点,比如徐达蓝玉的不世之功,比如方孝孺的诛十族又何妨,比如最后徐霞客的完美结尾:成功,便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最后这本书里的素材还真在我高考作文上用上了,当年的满分作文没准得记他一功。所以说,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譬如高考,结婚,并不是那一刻才决定了你的走向,命运早已给你所有的付出、馈赠、获得标上了价码。
好书总是不闲多看的,每次看肯定会有一些新的体会。以此为记。
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是什么组成的?有人觉得是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和所有时代浪潮中的风云人物。有人觉得是奋笔疾书的书生、是走街串巷的匠人、是锄禾日当午的老农、是一个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组成的。我是同意后者的,不过似乎很多风云人物并不这么觉得:他们觉得自己是历史的主角,便自然可以是历史的导演。
朱元璋就是想当导演的人。他不想要丞相来制衡君权,于是放纵胡惟庸七年;他想要子孙千秋伟业,于是制定了整个国家的运作方式,事无巨细,皆定规则;他痛恨宦官,责令太监不得干政。
不过似乎他所有试图违背历史进程的操作全都适得其反了:丞相没有了,只是换了个内阁大臣的名号,甚至相权更甚;规则详尽,但不完美,自己的子孙甚至因为规则而被饿死;更别说明朝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位太监了。
说了这么一通,想论证那些风云人物也不可能控制历史进程。其实是想引出下一个观点:
恰恰相反,人的许多行为或思想,并不是那一瞬间自己大脑才做出的选择。而是长年累月经历(后代的角度看就是历史)所塑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所有人也只是被历史操纵的一个“角色”,扮演着自己的身份进行人生而已。
陈友谅捕鱼出身,身上总是一股鱼腥味,因此从小被人嘲笑欺凌,他自然对这个社会没有好感、心理阴暗;朱元璋父母被贪官污吏压榨,自然痛恨腐败;最有意思的是从古至今白手起家打天下的刘邦、朱元璋,以及太祖,似乎都对“狡兔死走狗烹”有着执念,反倒是秦始皇、李世民等“二代”可以做到善待功臣。
当年明月似乎很喜欢用人生经历来推断人物性格,再根据这个性格来判断某件模糊事件的真伪。
推到我们个人,大概也是成立的。倘若父母从小争吵、离婚,便也不可能知道如何做一个温柔的、善于爱他人的人。貌似挺多父母吵架的孩子长大后面对矛盾就会把自己埋起来,沉默不语。
当然我们也不必直接摆烂:反正我命由天不由我,我是怎样的便是怎样的,就随便过过吧。虽然我们的性格是由我们经历塑造的,但是经历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尤其是有了自我意识、自我独立之后。倘若想要做个开朗洒脱之人,去找个李太白做朋友吧!
朱允文
高中读这本书那会,读到靖难之役便有种不忍心看的感觉。虽然朱允文和朱棣和我没半毛线关系,但我总是不希望看到朱允文战败,读到朱棣各种狗运的时候也是咬牙切齿。
朱棣作为一个很有建树的皇帝,肯定是没惹到我的。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是我代入到朱允文的角色了。朱允文是根正苗红的皇帝继承人、是百姓爱戴的任君(至少他推行的各种免税政策来看,我脑补一下应该百姓是prefer Yunwen rather than the brutal Zhu Di.),可以说是一个正面典型。而朱棣做的就是把这个正面典型撕裂开、摔到地上、并批判的一无是处。
我个人觉着我就像是朱允文这样的正面典型,所以我很害怕来个朱棣这样的人把我虚伪的正面典型撕裂(吐槽:这么说怎么有点像窥探里的男主?不过我看窥探好像没这感觉)。记得初中时候,我妈向我老师告状说我打游戏,我气的不行,日记里痛骂了我妈一顿。
在往深追究,我似乎是个比较在乎他人看法的人。因此我才会在乎自己的“正面形象”;才会在虚拟的网络里会小心翼翼的看自己发言有没有被人喷;才会在得知高中同学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后很伤心很不解;才会对于上台演讲、当领袖没有什么畏惧排斥。(因为希望得到他人的崇拜?)
而再往深里说,之所以在乎他人看法,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自卑?虽然以前说自己很自卑会觉得很可笑,我是个相当自信,很少怀疑自己,高中甚至算自负的人。不过现在窥探自己的灵魂,越发觉得只有自卑才能解释我以上的种种行为。而自卑,也许是童年经历导致的?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第一个论题。
从人生经历、面对事物做出的选择,来推断自己的性格,再以自己的性格帮助自己做选择,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法。
譬如什么样的姑娘才是适合我的?
结合我的经历,思想,能得出的结论 应该是:
- 对我是崇拜的;(因为自卑)
- 对我是能温柔体贴的、有爱意的,换句话说,有点母性光环的;(还是因为童年经历)
于谦
高三那会,读到于谦这一段是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卧槽,做人就要做于谦啊!(有点生子当如孙仲谋那味了)不论是守卫北京力挽狂澜,还是之后两袖清风励精图治,这个“明朝第二牛人”总是散发着我心向往之的魅力。
这次读到这段时,除了心向往之,更多了一些敬佩。要做于谦,也不是有着以身报国、舍身取义的心态就够了的啊!于谦的能力,当得上“国士无双”的称号了,这的能力,不仅是作为领导人的决策力、作为政治家的执政能力、作为军事家的指挥能力,还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当王振想对他动刀的时候,无数官员、王侯都为他撑腰,何也?人格魅力或是公道自在人心?
牛啊,真是牛啊。
历史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明朝那些事、不论其中的剧情多么跌宕精彩、不论描述的英雄人物多么令人神往,最终的结局总不算那么令人满意。
因为它们不是戏剧、不是小说、它们终究还是基于历史描述的。正因此,读这种书读到后面,总会有种苍凉感,按当年明月的话来说,就是历史的厚重感。
读到关二爷被吕蒙匹夫偷袭会咬牙切齿;
读到孔明星落五丈原也会流泪难受;
读到崇祯没日没夜的工作最后开会还是嚎啕大哭时也会跟着难过;
读到杨涟被长钉穿脑时眼泪也会止不住的流。
但就算内心再如何波动,我们终究还是无能为力的啊。其实即便我们穿越到那个年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大家也都是芸芸众生,似乎很难改变历史的轨迹,就像历史洪流中的一点水滴、又像时代车轮前面一个不起眼的蚂蚱。
不过就算无法改变,还是有很多历史谜团想知道啊。比如建文帝最后到底去哪了。
既然无法改变,那么读历史有什么用呢?
有人说以史为鉴,当年明月反对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我们读历史是吸取不了教训的。一千年后,另一个崇祯还是会杀了袁崇焕、袁崇焕也还是会杀了毛文龙。因为我们的行为是由我们的性格决定的,而性格不是读一些史书就能改变的。
不过我倒觉得,即便我们不能以史为鉴,历史在怎么样也可以做我们关于人生的教科书。它的作用就像一些很出色的电视剧、小说,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你体验一次(或多次)不一样的人生、拓展你的人生宽度,这样你对如何过好自己这一辈子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他们的人生都告诉你了,喜欢哪个自己去选吧。
譬如关于原则与妥协。你是会像海瑞一样做一个恪守原则的好人,还是像张居正、戚继光那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做出一些妥协?
关于这个问题,我此刻的preference应该是后者吧?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是为自己懦弱不齿的行为找个借口,但我确实觉得为了心中的信念,我们总会做出一些牺牲的。譬如甲午海战之后的赴日留学、譬如隐形守护者走芳华线的肖遥,即便这样的做法无法被理解、甚至难以被原谅,我想真正的英雄也能做到“吾亦往矣”的气魄。
成功
七年前的大概这个时候,我在高考作文中写下了“我以我心绘风景,风景迷人因我心”的桥段,这故作高雅的句式,其实是仿照去年满分作文“唯愿此心无怨尤”写来的。
大概一个月后,我回忆起自己的高考作文,以及我所敬仰的满分作文大神们,羞愧难当,寝食难安,于是写了一篇文章痛骂自己:https://wadmes.github.io/2014/08/01/%E6%83%9F%E6%84%BF%E6%AD%A4%E5%BF%83%E6%97%A0%E6%80%A8%E5%B0%A4/
当然,我现在再怎么文思泉涌也写不出那样引经据典的文章了。
不过那时候的自己肯定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高考作文也拿了个满分。更为荒谬的是,至少在我看来,我那篇痛骂自己的文章不管是文采、思想深度都远远高于我的“满分作文”。
所以出现了一个滑稽的事实,我最成功的一篇文章,似乎在我的“满意排行榜”上名落孙山了,而我这篇无人关注的骂了满分作文的作文,反倒榜上有名。这么看起来,这种外界定义的成功与自我的满意有时候并不是一路人、反而经常反着来。因此真要给成功下一个定义的话,按照当年明月的话来说: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听着很简单的“随心所欲”,好像并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事实上,我们自以为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掺杂了太多外界的因素:我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不是对于学习的热爱,而是惧怕老师的强压、不愿面对父母的失望、或是他人赶超自己的恐惧。类似的,我们做出各种人生决定,譬如就业结婚,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喜好,还要考虑父母的意愿、旁人的看法、或是世俗标杆的评判。我们想要考虑的更多更周全,但我们活的反而越来越沉重。
因此,怎样才算自己的方式呢?我的前任满分作文先生说的很通透了:唯愿此心无怨尤。当我们排除掉所有外界的干扰,只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的本心会后悔遗恨吗?我想,郑和率领舰队出航的时候他就知道,即便中道崩殂到底不了圣地麦加,他此生也不会有遗憾;我想,杨涟选择弹劾魏忠贤开始,一直到他被折磨致死他都不曾后悔;我想,徐霞客放弃功名跋山涉水记录祖国河山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他们是有着信念的战士、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英雄,而我们,也可以是这样的战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