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惟愿此心无怨尤

惟愿此心无怨尤

我也许永远不会忘记高三最后我整日反反复复念叨的那句:惟愿此心无怨尤,惟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声“我愿意”。但我不得不承认,喜欢它,是因为那隽永的文笔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而我一直渴望的,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惟愿此心无怨尤,而是阅卷老师的青睐,也就是说,什么我愿意啊,都是扯淡,只要能让阅卷老师“爱上”我,哪怕让我骂自己是王八,我估计我也“愿意”。

换句话说,我那时所美名的“诗意的生活”,是不纯粹的,因为那夹杂了一点功利。

但如今,当我无意间再次诵出这句话时,我似乎能感受到一些这平凡文字背后不平凡的东西。可能是看完明朝那些事之后的幻象,但我确实看见了无数“迂腐书生”在国家危难之时的担当,从“诛十族又何妨”的方孝孺,死谏严嵩的杨继盛,到临危受命的于谦,他们身上似乎展现出一股令人敬佩的力量。那分明是本心的力量。我也听见了大厦将倾之时无数仁人志士真切的呼唤,他们呼唤正义,呼唤尊严,还在呼唤所有民众,对于本心的坚守。

至今仍记得六月那次我写的最后一篇作文: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我写到,“我以我心绘风景,风景迷人因我心。”但如今当我回忆那篇我从前自诩“激扬文字”的文章时,我只有羞愧。我按部就班的,首尾呼应,分论点,甚至为了防止跑题,我每隔一两行就加“风景”二字。我的本心,随着那整篇的空话,套话一起,被禁锢了。这不是高考的错,八股文中的状元们都能从孔夫子的几千字中采摘若干文字来完美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什么我不行?

因为我太小心了。我害怕作文跑题,害怕开篇不是凤头,结尾不是豹尾,害怕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我也功利化了。我不再是那个给我一百元我就买两百包麻辣的顽童,不再是那个肆意嬉笑无忧无虑的少年,不再是那个追问为什么别人不能穿新衣服而我可以的“公平”主义者。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我光荣的“沉沦”了。我开始在意得失,开始计较我分得的蛋糕是否少一些,开始抱怨世界的不公。其实客观的说,正常地追名求禄无可厚非(顺便吐槽一下,现在我一看到无可厚非啊,曾几何时啊这种以前读了n遍的成语就自觉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加快,怎么破啊怎么破。。。),因为许多人是出于一种对家庭的责任,他有令家庭衣食无忧的责任,因此他必须追逐利益。就像那句歌词:生活像一把无情割刀,改变了我们摸样。我能理解。我不奢求能有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义薄云天,不愿成为像于谦,海瑞那样的人—-尽管青史留名,但家人也受到牵连乃至付出生命,我做不到,我也理解但不能完全做到道德经中的“无私及大私”。但我希望,希望我在追逐功利的每一刻,都要考虑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而不是为了虚荣心,为了“出人头地”去斤斤计较,那样的生活真的太累。我希望当我有能力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好的贡献时,我能义无反顾的投入进去,这个社会需要年轻人的担当,便如柳宗元那句“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我还希望我能有时间,精力以及决心做一做自己想做的:或是带着背包浪迹天涯,或是去克利夫兰,迈阿密感受那曾经为之疯狂的记忆,或是用真心换得一个能与我共度余生的姑娘,十年一盈握,脉脉两含情。

很快,我就要步入香港,这也是我一直思考但又不敢直面的话题。但我知道我必须面对。不可否认,很快,我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语言,文化,思乡······但不论如何,请记住:惟愿此心无怨尤。我知道我的内心是渴望充满挑战与激情的生活,而香港就是那个提供给我的平台,因此奋斗才应是我的主旋律。同样的,如果未来,在权衡了文化,经济等各种因素后,如果你的内心实在不能适应那里,大胆的回去,便如刘丁宁一样,不要考虑什么面子,遵从自己的想法,便是最大的“面子”。

最后,我想引用当年明月的结尾: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未来,当面对什么难以抉择的事物时,请再复述一遍: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by LI Wei